close

面對無可避免的離別-『死亡』,
我們該選擇以怎麼樣的姿態來療傷?

吉本ばなな《キッチン》
20081111203907.jpg  

資料圖片from:博客來書籍館、時報悅讀網、金石堂網路書店、誠品網路書店、日網 





在工作忙碌或情緒偏於焦躁的時期,
我喜歡閱讀文字勝於收看動態的影像,
在閱讀文字的時候,總可以讓我的心情逐漸歸於平靜,
雖然實際上我已經是個不太有情緒波動的人了,


ㄟ...對啦,
我的文章裡看起來我並非是個情緒穩定的人我知道...哈哈 哈哈(乾笑)
不過事實上我雖然容易暴怒,但還是很平穩的!(挺)←咦?怎麼有點矛盾?XDDD


總之,(轉回來)
不知為何我這陣子從書櫃中抽出來重讀的書,
恰好都與面對死亡有小小關係,
所以想說作為一個主題,順便介紹一些我自己看的書,(又來?XD)




先來看看名大作家的作品吧!(笑)

吉本芭娜娜《廚房》
sgdgdgd.jpeg  



博客來導讀:(文/陳怡璇)
三個充滿死亡的故事,三則面對親密愛人離開世間的故事…然而這是活著的人的故事,在虛弱之中努力找到一線光明,在絕望處尋求撫慰與力量,面對生命中親愛的人離開,活著之人所面對的痛苦與折磨,在這裡被赤裸裸的表達出來。

細膩地刻畫出生命裡的絕望,是這本書打動人心的所在,無論是在『廚房』中對廚房具體意象的描寫,衍生出抽象的心境,抑或在『滿月』裡對料理的精細描述、『月影』中的慢跑生活,都引領我們感知著主角在其中流洩出的心情。作者在這本書中也充分表現出女性的情感細膩,對於我們生活中所十分熟悉的廚房與食物,她賦予了生命,這些細膩的觀察不僅展現在她的文字鋪陳,更深化為當一個人處於對生命絕望之處,某一件平凡又頻繁的事務將可能成為生活中一種彼此依存的關係。

然而書中並不是只有孤絕與沉重的氛圍,這是一本讀來深刻的書,但絕不僅於此,作者其實經由描寫面對死之絕望,讓我們看到了生之慾望,因為書中的主角無一不是想要逃離終日絕望的生命狀態而努力的求生著。書中也置放了許多令人驚喜的元素,書中的人物背景,或多或少都有點像是社會中的邊緣人物,無論是怪異行徑的男孩,安於睡在廚房的女子,從男人變性為女人的慈祥母親(父親),都在書中扮演著輕柔卻重要的角色,引領著讀者進入一個不同於我們多數人所生活以及接觸的人們,卻又能讓我們感同身受。

虛弱的生活,面對孤單與絕望,渴望某種事務、某個人、甚或某種未知的力量為自己帶來救贖,相信這是多數人在這忙亂的社會中、在這無常的人生中都會面臨的時刻。而這本書所能帶給我們的感動,在於我們將看到活著能夠呼吸,能夠思想,能夠感覺的珍貴與美麗。因為美好的人事物,總在不遠處等著我們。




吉本芭娜娜很紅,廚房也很紅,
所以根本不用我多做介紹,(笑)
在博客來網路書店的頁面上已經有許多網友貼了書評,
請CHECK:博客來書籍館>廚房
他們任何一位的書評都會比我的深入且精采,
歡迎點進去看!XDDDD



廚房這本書裡的三則故事都與摯愛的死亡有著極大的關係:
《廚房》與女主人公相依為命的祖母之亡。
《滿月》與女主人公沒有血親關係但卻是在她生命中存在特殊意義的人物之亡。(對啦我不想爆雷)
《月影》女主人公戀人之亡。

《廚房》與《滿月》其實是同一個系列,
《月影》則是吉本芭娜娜的另一則短篇,(是她的大學畢業論文)

當然,
這只是我最最最最不負責任的簡略介紹,
再怎麼樣簡略都根本不會有我寫的這麼簡單,
所以我還是希望大家自己看比較準,

有名氣的作品寫讀後感的人太多,
想看深入讀後感的,歡迎大家去求助一下辜狗大神,XD
我也相信這個作品應該很多人都看過了!



具有強大療癒效果的神奇文字:

回到這篇的主旨,
為什麼吉本芭娜娜的作品會被歸類為『療癒系』的原因,
其實從她這本成名作可以很明顯看的出來,
主角在遭遇人生的重大變卦時,
那些細微的反應、不自覺出現的想法,
在芭娜娜小姐(跟人家很熟是不是?XD)的筆下很平靜的述說出來,

接著伴隨書中主角『療傷』的特殊歷程,
那些累積在我們心底,壓抑著的什麼,
最終就化為橙色且溫暖的光線緩緩繚繞我們的全身...。


其實許多日本名大作家的作品,
套句R小姐的說法,就是會出現一種瘋狂『鬼擋牆』的狀況,噗,
但因為我覺得擋的最嚴重最徹底的是(在台灣)最有名的村上春樹大師,
因此吉本芭娜娜我個人是覺得還好!(笑)


雖然那些內心的百轉千迴還是稍嫌多了一些,
但是誰在遇到人生的關卡時不是如此呢?
更何況遇到的是親密的人永遠離開自己身邊這種我們連想都不願去想的極其悲傷的事情,
被鬼擋一下也不會怎樣啦!XDDDDD




《廚房》


 
當悲傷達到飽和,連淚水都乾枯的時刻,輕微的睡意浸透全身,
 我在兀自發亮的廚房裡撲上墊被,然後像萊纳斯一樣緊緊裹著毛毯睡去。
 冰箱馬達聲讓我不會感到全然的孤獨,我知道我可以在那裡安度長夜,迎接黎明。
                                     」


如果曾經遭逢此遽變的人,
應該可以充分了解那種淒絕的孤寂感,
更何況女主人公御影,在中學後就與過世的祖母相依為命,

但吉本芭娜娜卻無意使用煽情的文字來挑撥讀者的情感,
反而以一種無能為力、只能生存下去的人類根本意志來驅使御影繼續生活,

在不得不、只能活下去的同時,
御影被動式的寄宿在田邊家,與雄一和惠理子這對有些特別的一家人共同生活,
而這個選擇,也讓御影的孤獨世界「漸漸地、一點一滴地,有些光、有些風進駐心中...」

看客如我,隨著御影內心溫度的改變,
也慢慢地感覺到溫暖了起來...。




《滿月》


 人不是被外界的狀況或力量所屈服,而是從自身內裡崩解的,我心底這樣覺得。
 這種無力感,讓自己眼睜睜看著不願結束的事物黯然告終,卻一點也沒辦法去挽回或哀傷;
 唯有一片沉重的黑。
                                         」


我真的真的很喜歡雄一與惠理子這一對母(?)子,XD

(當然我沒忘記,還有可愛的知佳!哈,)

在吉本芭娜娜的作品中,可以充分感受到親情的重要,

但是最神奇的是,人與人之間那種,並非透過血緣,
而是經由某種磁場或電波互相吸引並互相包容的特殊相處,
造就了作品裡主角們對彼此的重要性,

比方說御影與雄一共通的夢境,
雖然有些虎濫,然而倘若這世上有著這樣一個人的存在,
那對一個出生時是一個人,死亡時也將會是一個人的普通人類而言,
這將會是一個多大的特別禮物?(笑)



不過日本奇妙的文化在本書裡也可窺見,
比方說莫名出現在御影工作場合的女孩-奧野,就是一個例子,
她找上門來只是因為她喜歡雄一,
認為御影不應該這樣待在雄一身邊,

「直話直說好了,請你不要和田邊牽扯不清了。」

我看著奧野說的話,真想一頭給她巴下去,
因為到底是干她屁事?會不會管太多?
日本作品很常出現這種我覺得很莫名的角色,
我在想是不是因為這是他們社會的常態?(歪頭)

「我必須提醒你,你完全規避了作為一個戀人的責任。」
「你只享受戀愛美好的那一部分,也使田邊變得很不實在。」

就算她之後說的這些話有她自己的道理,
但是戀愛本來就是別人的事,
連身處戀愛的當事者有時都無法好好做決定的這種非理性的事,
旁人過於干涉,通常只會將情況越弄越遭...(汗)

而且,這不只是單指戀愛情事,
有許多別人的事,我們不是當事者,
根本無法得知在那個位置上的個體所遭遇到的情況,
因此,給予建議,會好過勉強別人去作事,我是這樣覺得的!(笑)

當然,這只是因為我討厭管別人的事,
所以才會這樣說吧? 哈哈 哈哈 哈哈(乾笑)


幸好御影是個特別的女孩,
其實小說的主角哪有不特別的,噗,
最平凡的就我們這些讀者啦!XD


就算被那些刻意傷人的言語給刺中,
不過御影的應對還是讓我十分滿意,
我最討厭那種被罵之後只會流淚覺得自己很可憐的苦情女主角了!媽的!(怒)←氣什麼?XD


好!回到故事情節,(我太容易離題了...
相濡以沫之後的男女,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雖然有點老套,但是結局時的女主角心境其實有稍微跳脫出一般窠臼,
因此我還是有滿意到!

ㄟ...可能是因為我喜歡吉本芭娜娜的文字,所以很容易滿足?XD






《月影》


 從他去世那晚開始,我的心就轉移到另一個空間去了,再也無法回到原來的位置;
 我無法用像過去一樣的觀點去理解這個世界。
 整個思緒不安定地載沉載浮,心情焦躁而茫然,總是鬱鬱寡歡。
                                     」



這是一個關於戀人死去的故事,
然而除了女主角之外,過世男友的弟弟也是吸引我的另一個點,(因為他穿水手服上課?XD)
同時失去哥哥與女朋友的阿柊,
藉由穿著過世女友弓子的水手服上課來撫慰自己,

這我可以理解,(點頭)
人在臨界邊緣時,
需要依靠一些看似不起眼,有時則是奇特的作為來維持自身的平衡,
女主人公的依靠則是每天早晨的慢跑,
ㄟ...兩個人的選擇有點落差...噗,


因為這個故事比較神奇一點,
比起廚房那個共同夢境神奇一百倍,
也就是更虎濫一百倍,XDDDD

不過誰又能證實超自然的力量不存在?
我沒辦法、其他人應該也沒辦法?
所以我們就順著故事走下去吧,
(笑)

因為那個天時地利人合,一百年才會出現一次的《七夕現象》
是作者讓主角們向過去微笑道別的一個設定,
雖然有些牽強,
不過作者同時也是用這個設定來強烈肯定主角們對逝去愛人的深刻愛情,

而我在七夕現象中得到的某些啟示,
也許如同主角在末兩頁的這段獨白:


 我渴望幸福。
 與其長期在河底辛辛苦苦地掏揀,還不如手上的一把砂金迷人。
 我但願所有我深愛的人們也都能夠比現在更加幸福。
                             」




其他更深入的東西還是歡迎大家去看專業書評的評論,
我畢竟只是基於個人喜好才寫了這篇奇怪的介紹,
不專業也不深入,大家看著開心就好!(←是說哪裡有開心?XD)





本書這三篇文章,
除了流動的情感特殊的場域之外,還有一個共通處,
那就是-給予能量的『食物』
畢竟吃飽才有力氣大步向前走,噗,

此外我覺得本書想傳達的最重要一個想法是:


因為彼此給予的勇氣,讓我們能夠繼續生活下去!

人阿,因為擁有彼此,才會有繼續往前走的力量!
也許我們忘不掉過去的傷痛回憶,
不過因著身邊人的扶持,才讓我們有了再次微笑的勇氣!





最後要提到,
名作一定會出現的!
關於本作影像化:

請參照時報悅讀網的本篇文章:電影芭娜娜
其實在 1990 年就有電影《廚房的秘密》(我愛廚房)
由森田芳光導演,川原亞矢子主演,
另一部是1997年由嚴浩導演
《我愛廚房》
羅家英、陳小春、富田靖子、莫文蔚等演員共同參與演出。

再來大概就是近期的韓國電影《廚房》,
這我晚一些來放新的介紹文!(笑)

既然提到,來看一下韓文版,
kichen.jpg 
封面跟日文版十分相似!


我個人是覺得蠻可愛的!(笑)






















又是一篇冷門文,
好吧,我承認我是故意的!XDDDDD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asthsu 的頭像
    easthsu

    Screaming For Asian POP

    east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